中央网信办宣布,自4月15日起,开展为期3个月的“清朗·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”专项行动,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、散布虚假信息、违背公序良俗、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。
从严治乱,群众叫好。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的问题由来已久。面对短视频行业的巨大市场,部分账号为了涨粉丝、增流量,不在做好内容上下功夫,反倒是“剑走偏锋”博眼球,于是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的有之,散布虚假信息吸粉引流的有之,违背公序良俗“打擦边球”的有之,打着“网络打假”“维权斗士”等旗号发布虚假“ 打假 ”“测评”“探店”内容的也有之。对于这些账号而言,在短时期内确实可能尝到一定的“甜头”,但是从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来考虑,这样的乱象却必须要从严整治。
当虚构的“苦情”戏看多了,当想要去“助农”到头来却被骗,人们便不会再轻易地选择善良、相信善良;当编造、夸大渲染家庭矛盾、职场冲突、暴力案事件的内容充斥网络,社会焦虑就会加重,网络戾气就会滋长;当“擦边球”“软色情”等内容大行其道,青少年就会深受其害,价值观就会受到挑战;当以“情感交流”“国学文化”“中医养生”“快速致富”等噱头掏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的腰包,网民的合法权益就难以有效保障……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角度来看,从弘扬正能量的角度来看,从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,从守护网络空间清朗的角度来看,都需要对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的“毒瘤”动刀。
此次,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,坚持出重拳治乱象,明确了工作目标,重点聚焦整治4类问题,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,既是履行部门职责,更是回应网民关切。坚持问题导向,就能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;平台加强审核、严格监管,就能够管住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的源头;对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平台及账号依法依规从严采取处置措施,及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处置案例,就能够形成有效威慑和鲜明导向……打出一套整治的“组合拳”,整治的效果自然值得期待。
专项行动有期限,整治乱象无尽头。有人可能会说,专项行动只有3个月,等到“风平浪静”之后,会不会又死灰复燃、反弹反复呢?的确,3个月的时间不是很长,但是这3个月却足以播下一颗种子、树立一种导向。这颗种子就是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的种子,这种导向就是哪些短视频内容受提倡哪些短视频内容应抵制的导向。有了这样的种子和导向,在3个月的专项行动结束之后,就能够结出长效长治的果子,让网络空间多清朗、少乱象,多正气、少浊气!( 高永维 )